登录
榆林市图书馆在中图年会成果丰硕 数字化创新与社会化实践引领行业新风向
发布时间:2025-09-16 16:05:51 阅读次数:3


2025年9月7日,在陕西榆林刚刚落幕的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榆林市图书馆作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地级市图书馆凭借“郡小宝”“郡小虎”IP系列文创产品等数字文化创新成果及高质量学术活动引发行业广泛关注。该馆以年会为契机将持续深化创新,其探索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路径为全国图书馆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西部样本”。



数字文化创新成果精彩亮相


在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榆林市图书馆推出的数字人“郡小宝”及IP系列文创产品成为全场焦点,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数字人“郡小宝”融合多模态感知、情感计算与DeepSeek大模型技术,精准提取陕北丹霞地貌、窑洞、剪纸等文化元素,实现文本、语音、表情、动作的秒级同步响应,为观众提供智能互动、参考咨询和AI荐书等全新体验。现场展示的“郡小宝、郡小虎”文创产品,包括虎头鞋挂件、窑洞冰箱贴、盲盒、水杯、帆布包等,巧妙结合“郡小宝”形象与榆林地域特色,兼具实用性与文化内涵,每一件设计都让观众爱不释手,争相拍照打卡。IP发布会现场人气爆棚,观众络绎不绝,近距离欣赏“郡小宝”的生动形象,并与AI数字人实时互动,亲身体验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魅力。文创展区被围得水泄不通,大量参观者驻足询问、购买产品,成为年会“网红打卡点”。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曹淮教授领衔的主创团队现场分享创作理念,强调IP设计唤起地域文化认同,提升互动体验感,让图书馆转型为城市文化新坐标。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收获行业专家赞誉,更吸引普通观众积极参与,彰显数字人IP及文创产品在传播文化、连接公众方面的强大吸引力。


学术交流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由榆林市图书馆承办的“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政策、实践与边界”学术论坛成为年会重要亮点。论坛以前瞻视角聚焦行业核心议题,通过五位顶尖专家的主题演讲深度研讨了政策引领、实践创新与技术应用三大维度: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从《政策引领与宏观视野》明确发展框架;宁波图书馆馆长徐益波以《守正与拓新》分享效能提升的平衡之道;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刘伟成通过《赋能与共创》解析联动社会力量的湖北经验;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以《社会化合作》揭示开放合作的关键作用;武汉大学教授冉从敬则在《数据应用创新与“AI智能体”研究》中勾勒出智能化发展新路径。此次高层级对话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南。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霍瑞娟


通过学术论坛的交流,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已成为共识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核心并非市场化“甩包袱”,而是一项以制度为锚点、以专业能力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系统工程,旨在通过“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实现服务的普惠可及与效能的全面提升。在实践层面,需通过完善准入筛选、第三方评估及应急接管等制度框架明确政策边界,同时借力AI提升服务精准度、利用数据动态优化合作模式以驱动效能跃升,并通过深化“资源共建共享”“政企风险共担”等机制探索运营模式的突破创新。




文旅部副部长王建华调研榆林市图书馆

肯定其创新实践与服务成效


2025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王建华一行赴陕西省榆林市,对榆林市图书馆和榆林市文化馆进行调研,重点考察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陪同调研的有文旅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中国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陈樱,以及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相关领导。

王建华副部长参观了榆林市图书馆,实地察看了包括“终身阅读”主题书架、习近平文化展台、“读者心愿书单”专架、专题文献区、柳青路遥主题专区、非遗与长城长征主题展陈在内的多个特色区域,并对该馆在传承地方文化、弘扬红色基因、推动全民阅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

王建华指出,榆林市图书馆不仅体量大、设施新,更在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上体现出先进性和创新性,尤其在融合地方特色、推动智慧阅读、关爱特殊人群等方面成效显著,为全国地市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希望榆林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不断提高服务效能和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使文化馆真正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榆林市图书馆表示,将以本届年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社会化合作机制,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强化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实践样本。未来将继续秉持"创新与服务"理念,通过持续优化空间功能、提升服务效能、加强馆企合作,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榆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