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亚利心系故土,两次向市图书馆捐赠文献
近日,我市医学专家、学者高亚利再次向市图书馆无偿捐赠其多年收藏及主编的79册文献。这是他继首次捐赠后的又一善举,此外,他还向国家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等国家地方机构捐赠珍贵资料,以实际行动助力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高亚利
高亚利是榆林米脂人,从事医学教育科研工作40余年,曾任榆林市卫生学校校长,是人体解剖学领域的二级教授、研究员,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白求恩精神奖”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在科研领域,他主持和参与10项省级课题,荣获12项科技进步奖,拥有9项国家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03篇,主编或参编教材及著作60余部作,并受聘统审46本大中专护理教材,把知识系统梳理,薪火相传,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医学生。
在学术道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身为国际解剖学会和围产医学会会员,中国解剖学会、发明学会等多个学会的成员,还担任陕西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中专解剖学会会长,以及中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指导老师、榆林学院特聘教授 。这些身份背后,是他对医学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的积极付出。他还走出国门,赴英、德、日等多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让中国医学教育者的声音在国际舞台响起。
此次捐赠的文献是其一生学术心血与智慧的结晶,种类繁多、价值珍贵:
· 学术著作类:包括其主编及参编的《人体解剖学》等60余本医学教材与专著,这些著作是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
· 地方史志类:尤其珍贵的是高教授主持编撰的《榆林市卫生志》、《榆林市志—卫生卷》以及《榆林市70年卫生成就展》等,这些文献全面记录了榆林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是具有唯一性的珍贵地方史料。
· 健康科普与文化类:包括其主编的《老年人健康实用手册》等惠及大众的健康读物,以及《米脂万丰高氏九支家谱》、《马蹄坬村志》等承载地方文化与乡愁记忆的独特文献。捐赠文献
捐赠文献
捐赠文献
谈及捐赠初衷,高亚利教授动情的表示,这源于他对知识、对家乡的多重情怀。作为教育者,他坚信“知识传递”的力量,希望这些书籍能帮助更多读者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作为学者,他注重“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让闲置书籍延长生命,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而作为土生土长的榆林人,他更希望以此推动“文化浸润与全民阅读推广”,为营造家乡的书香氛围、丰富市民的精神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榆林市图书馆对高亚利教授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感谢。这批珍贵文献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馆藏特色资源,还提升了地方文献馆藏的深度,更为专家学者研究榆林地方历史、特别是医疗卫生发展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普通市民了解家乡、追寻文化根脉打开了新的窗口。图书馆将妥善保管、精心整理这批文献,并向公众开放,确保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高亚利教授用一生践行着医学教育者的使命。他的两次捐赠,不仅是书籍的传递,更是一位学者对知识的敬畏、对教育的执着、对家乡的深情。他的行动,如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文化的土壤,也激励着我们:知识的价值,在于传递与分享;对家乡的爱,可化作守护文化、培育后人的具体行动。期待这些捐赠的文献,能在图书馆里被更多人翻阅、感悟,让知识与文化的种子,在榆林这片热土上继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榆图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