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馆情动态|“守护记忆,传承文明”地方文献捐赠系列(第十六期)刑警执笔著华章 本土文韵润榆阳——刘少杰
发布时间:2025-07-02 15:40:46 阅读次数:17

刑警执笔著华章 本土文韵润榆阳

——刘少杰捐赠《大漠刑警》


在榆林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活跃着一群在各行各业默默耕耘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坚守本职工作的同时,用文字勾勒生活百态,传递城市温度。近日,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刑警大队民警刘少杰将自己创作的公安刑侦小说《大漠刑警》捐赠给榆林市图书馆,成为榆林本土创作者以文传情、奉献社会的生动缩影。



刘少杰自2008年11月投身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后,十七载如一日奋战在刑侦一线。抓捕罪犯四百余人、侦破案件千余起、追赃挽损超两千万元……诸多荣誉背后,是他守护一方平安的坚定信念。而在警徽闪耀之外,他同样是一位执着的文学追光者。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刘少杰在繁重的刑侦工作间隙,将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件熔铸成25万字的长篇小说《大漠刑警》,填补了榆林公安史上长篇侦破小说的空白。小说以毛乌苏市公安局大漠分局刑警大队为主角,生动刻画了蒙面抢劫、故意杀人等案件的侦破历程,摒弃传统刑侦小说的刻意雕琢,以纪实笔触还原刑警工作的艰辛,书中专业的法律知识更兼具执法参考与普法价值。


《大漠刑警》

事实上,像刘少杰这样“跨界”创作的文学爱好者,在榆林并不鲜见。他们或是三尺讲台上的人民教师,在培育桃李之余用文字记录教育故事;或是穿梭街巷的基层工作者,将民生百态化作动人篇章。尽管职业不同、领域各异,但他们都怀揣着对文学的赤诚之心,在平凡岗位上挖掘创作素材,用作品展现榆林的人文风貌与时代精神。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创作者,以多元视角为榆林文化注入鲜活生命力,让本土文学绽放出别样光彩。


刘少杰

谈及捐赠初衷,刘少杰感慨道:“榆林本土文学创作者都在各自领域默默书写城市故事,《大漠刑警》只是其中一份子。榆林市图书馆是汇聚书香的精神家园,希望这本书能与更多优秀本土作品一同,被读者看见、被城市珍藏。” 榆林市图书馆也将把《大漠刑警》纳入地方文献馆藏,通过专架展陈、阅读推广等形式,让更多人感受本土文学魅力,并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本土创作者更多关注与支持,共同守护榆林的文化根脉。

此次捐赠不仅是一部作品的传递,更是对榆林本土创作力量的一次致敬。每一位坚守岗位、执笔创作的本土作者,都是城市文化的点灯人。他们的作品或许没有华丽的包装,却饱含最真挚的情感与最深刻的思考。未来,期待有更多人关注本土创作者,让榆林这片热土上的文学星火,汇聚成照亮城市文化发展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