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鹏伟、杭燕茹携文献捐赠助力榆林文化建设
自2024年4月23日榆林市图书馆开馆以来,地方文献建设工作便成为其重点发展方向。图书馆致力于收集、整理和保存与榆林相关的各类文献资料,以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这一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在京的马鹏伟先生(绥德籍)与杭燕茹女士(神木籍),他们积极响应图书馆的文献征集倡议,为家乡图书馆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马鹏伟先生
杭燕茹女士
马鹏伟与榆林市图书馆的结缘,离不开刘国华老先生的引介。正是这份由乡贤牵线的联结,让他深入了解到家乡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征集上的需求,而同样身在京城的杭燕茹,在得知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征集倡议后,与马鹏伟一拍即合:"走出家乡的榆林人,更该为家乡留下点什么。"
基于这份共识,两人共同策划、精心挑选并购买了大量有关榆林籍知名人士的文献资料,旨在为榆林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区域打造一个专架——“走出家乡的榆林人”,以此展示榆林籍杰出人物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专架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专架
此次捐赠的文献共计350种391册,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既有李子洲、高岗、刘澜涛、马文瑞、马明方、霍维德、高克亭、贾拓夫、安子文、白如冰、张秀山、常黎夫、张达志、崔田民、王兆相、慕生忠、汪洋、张德生、朱敏、白栋材、白坚、黄静波、李子奇、赵苍璧、惠中权、苏杰等革命先辈的记载,又有民盟西北领袖杜斌丞、爱国典范李鼎铭等前辈的事迹,展现他们为国家与人民奋斗的历程;也包含柳青、延泽民、路遥等本土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及研究资料,彰显榆林深厚的文学底蕴;更收录了高景德、胡启恒、冯登国、冯起、高雄厚、吕剑六位"两院院士"的学术成果和相关介绍,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著名外科专家马霄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知名文化学者康震等人的相关著作。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见证了榆林人在科技、经济、文化、医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
柳青文献资料
延泽民文献资料
路遥文献资料
张维迎、康震文献资料
尤为可贵的是,他们的善举并未止步于此次捐赠。他们明确表示,将以此次行动为起点,积极联络身边的榆林籍人士,带动更多人关注家乡的地方文献建设,让"走出家乡的榆林人"专架不断丰富,让更多承载着榆林记忆与精神的文献"回家"。
为表彰这份深情,榆林市图书馆为马鹏伟、杭燕茹分别颁发收藏证书。这些文献不仅将充实图书馆的馆藏,更将成为市民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窗口。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专架
从个人捐赠到凝聚更多力量,马鹏伟与杭燕茹用行动证明:家乡的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孤军奋战。他们的故事,恰是无数心系桑梓的榆林人的缩影——无论走多远,对家乡的热爱与牵挂,始终是最温暖的动力。相信在这样的善举带动下,榆林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将焕发更强生机,让本土文化的根脉在新时代愈发茁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