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馆情动态|“守护记忆,传承文明”地方文献捐赠系列(第十八期)雪樵研究会四次向榆林市图书馆捐赠珍贵文献
发布时间:2025-07-24 09:39:36 阅读次数:51

四代传承守文脉 无私捐赠惠书香

雪樵研究会四次向榆林市图书馆捐赠珍贵文献

在陕北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正悄然绽放光彩。自榆林市图书馆开馆以来,王雪樵先生之孙武广韬代表雪樵书法艺术研究会四次捐赠珍贵文献资料,以实际行动诠释家族对文化传承的坚守,更为地方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雪樵先生,名光荫,以字行世,号雪山樵夫、慕陶馆主、一苇居士等,1894 年出生在陕西神木县城的一个屠夫家庭。其天赋异禀,自幼便与笔墨结下不解之缘。6 岁时,便能提笔描红,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书法悟性;12 岁那年,更是凭借为家乡“凯歌楼”题匾的稚气,声名鹤起,神童之美誉不胫而走。这份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气,为他日后在书法领域的登峰造极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雪樵先生

青年时期,王雪樵先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与理想的追求,毅然前往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求学。毕业后,他踏入仕途,先后担任府谷县麻地沟县丞、陕西省长李根源秘书、北洋政府农商部主事等重要职务。在官场生涯中,他始终秉持着正直清廉的操守,心系百姓疾苦。1923 年,因政见不合,不愿随波逐流,归隐家乡。回到神木后,全身心投入到地方建设事业中,他积极创办天足会,致力于改变封建陋习,推动妇女解放;大力兴办新学,出任神木大学堂堂长,为家乡培育了众多人才;面对自然灾害与民生困境,他更是积极组织赈灾活动,为百姓发声、鸣不平。此外,他还曾被推选出任省议会议员,并担任国民二军骑兵师师长高志清部驻南京军政部代表等职,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地方发展和民众福祉不懈努力。然而,长期的奔波操劳与时局的动荡,最终使他在扎萨克抗日政府秘书科长任上不幸病逝,结束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书法艺术的殿堂里,王雪樵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巨匠。他天性嫉恶如仇,骨子里透着一股文人的儒雅风骨,这种独特的气质深深融入到他的书法创作之中。他苦心钻研,博采众长,自创“魏隶参合”书艺,将魏碑的雄浑刚劲与隶书的飘逸灵动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其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气势磅礴,既有北方大漠的雄浑豪迈,又不失江南水乡的细腻婉约。在“北平笔会”这一汇聚众多书法名家的盛会上,王雪樵先生凭借卓越的技艺荣获北方第六的佳绩,从此声名远扬,与李棠、于右任并称为陕西三大书法大家,成为公认的民国书法大家。他的遗墨广泛流传于北京、西安、山西、内蒙、南京等地,榆林红石峡、神木二郎山等名城古刹中,至今仍留存着他的墨宝,历经岁月洗礼,愈发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陕北文化的重要象征,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辉煌。

然而,命运多舛,王雪樵先生英年早逝,加之抗战、内战及“文革”等历史动荡,珍藏的遗墨几近散佚,其声名也逐渐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雪樵四子武绍文先生在妻子樊敬芝的支持下,毅然肩负起抢救、整理、研究父亲书艺的重任。这一坚持,便是四十余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武王两个家族和三代百位社会学人不畏艰难,四处奔波,足迹遍布各地。他们凭借着对家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执着信念,成功收集到王雪樵先生遗墨150余幅(件),发现诗文8篇,挖掘出《申报》《西京日报》等涉及先生的历史文献十余篇,完成品鉴、书评等研究著述近百篇。故居公布为神木市文保单位,家乡成立雪樵书法艺术研究会。1989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武绍文先生编著的《王雪樵墨迹选》,让更多人得以一睹先生的书法风采;2015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推出《中国历代经典碑帖 近现代部分 王雪樵卷》,将先生的书法艺术推向更高的学术舞台;2024年,榆林市政协出版《榆林历史文化丛书 品墨雪樵》,进一步深化了对王雪樵书法艺术的研究与传播。从1984年《榆林报》首次介绍王雪樵先生书艺,到2025年《中国书法》刊出专题报道,众多书刊、媒体纷纷刊登披露其书法艺术和研究成果,相关学术研讨会与展览活动也相继举办,让这位“塞上书家第一人”的艺术光芒再度璀璨绽放,重新回到大众视野,赢得了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广泛赞誉。

王雪樵四子武绍文先生和妻子樊敬芝

作为王雪樵先生的孙辈,武广韬先生深受家族文化传承精神的熏陶,将守护和弘扬祖父的书法艺术视为己任。自榆林市图书馆开馆以来,他代表雪樵书法艺术研究会分四次将收藏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图书共300余册、字画复制品48幅,悉数捐赠给图书馆。这些文献资料涵盖了王雪樵先生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是研究陕北地方文化和书法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更是家族四代人守望传承文化的心血结晶。

武广韬和榆林市图书馆工作人员

捐赠文献

同时,武广韬先生还表达了与榆林市图书馆深度合作的意愿,设想联合举办“四代守望——王雪樵书法艺术成果研究”展览。他希望通过展览这一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王雪樵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以及家族四代人接力传承文化的感人故事,让更多市民能够近距离领略王雪樵先生书法艺术的魅力,感受文化传承的力量与情怀。

榆林市图书馆将妥善保管这些捐赠文献资料,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同时,积极与武广韬先生沟通,全力推进展览筹备工作,争取早日将这场文化盛宴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让珍贵文化资源惠及更多人,为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榆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