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情牵石城文脉 文献捐赠赓续榆林记忆
今日,榆林市图书馆迎来了一份承载着深厚地方文化底蕴的珍贵馈赠。慕生树、慕明媛父女将精心整理的两套地方文献郑重捐赠给榆林市图书馆,为守护吴堡石城文化根脉、传承陕北红色记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吴堡石城,素有“铜吴堡”之称,自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见诸史料记载,至今已跨越千年岁月。这座头枕黄河、脚踏高原,状似雄鸡、势如长虹的古城,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的战略要地,更镌刻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印记。城墙石壁上斑驳的弹孔,诉说着1938年至1945年间,八路军警备八团与吴堡民众携手抵御日寇,守护延安、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壮烈历史。
作为吴堡石城“活字典”,慕生树与石城的缘分贯穿一生。自幼年起,他便与石城结下不解之缘,工作后更将宣传保护石城视为使命。在女儿慕明媛心中,父亲对石城的热爱如同火种,悄然点燃了她传承地方文化的信念。父女二人携手深耕四十余载,先后编辑出版《吴堡石城》《铜吴堡》《吴堡石城故事》《吴堡石城碑石》等系列画册,深入挖掘石城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他们多次奔赴北京、西安,邀请专家为石城“把脉”认证,让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为更多人所知。
2023年7月26日,张维迎先生带领“辛庄课堂”学员赴吴堡石城游学,邀请慕生树、慕明媛父女伴学
除了石城,父女俩还将目光投向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园则塔渡口——这个见证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迈向新中国的“红渡口”。慕明媛作为“毛主席东渡黄河的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与父亲两次重走转战陕北之路,共同著述《光辉的足迹》《毛主席东渡黄河》等大型书册,以严谨的党史研究和生动的笔触,诠释新时代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慕明媛更创新改编《东方红》,推出新民歌《新时代唱响东方红》,用艺术形式为红色文化注入时代活力。
2010年2月,慕生树、慕明媛自延安革命纪念馆出发,开始踏上首次转战陕北的足迹追随之路
此次捐赠的文献,不仅是对吴堡石城历史风貌、红色基因的系统记录,更是父女两代人守护文化根脉的心血结晶。这些书籍、画册、研究成果将永久珍藏于榆林市图书馆,成为公众了解陕北历史、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地方文献馆藏,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从千年石城到红色渡口,从文献编撰到艺术创新,慕生树、慕明媛父女用行动诠释着对故土的深情。他们前赴后继、默默耕耘,既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此次捐赠,不仅是图书的交接,更是一份文化责任的传递,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守护地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行列中,让陕北大地的文脉在新时代永续流淌。